领导、员工、选择、矛盾

2023/7/6 02:13:30

"### 领导必须持续提高自身水平

我在离职之前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,即想清楚了“为什么要离职”这个问题的。但是有一点当时没有太留意,就是当我离开时,我能够从我的上司,公司老板那里学到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。与此同时,却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他身上的一些问题和不足,可以说是此消彼长吧。起初我进公司的时候,还是一个乳臭未干,什么都不懂,只晓得写代码的程序员,而这位老板所表现出的气度、格局、为人处事是让我衷心崇拜的;而当我离开的时候,尽管他身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地方,但很多问题也在我眼里一览无余,而这些问题,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观察得到的。

这说明了一个问题:我的进步速度大过他的进步速度。我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兼职的招聘贴,很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很多的简历。从评论中我也看得出,有不少人并不是完全奔着钱去的,而是希望有一个和我共事的机会,能学到一些东西和经验。

我相信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,那么作为领导就必须持续的去完善和提升自己。否则,如果一个人跟了你三年,每天都从你身上学习东西,而你却止步不前。当有一天,你的下属发现你身上已经没有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时,你就很难驾驭得了他了。当他的水平赶上或者超过你的水平时,你的决策力、你的判断力、你的不足,都会被他看出看准,此时,你就会变得非常被动。

总之,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员工,那么持续学习坚持学习是必需的,千万不要自以为是,产生“老子已经很牛B”的想法,这种想法产生之日,就是你停步不前的那一天。

关于员工需要了解的

我觉得作为领导,多多少少要了解一点人性,即人们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,为什么喜欢,为什么不喜欢。这样在面对员工、合伙人、客户、供应商时,都会更加游刃有余一些。

对于员工,要搞清楚的第一件事,就是他为什么要跟着你干?我觉得,最主要的就下面两点:

第一个,薪资和福利。谁没有老婆孩子?谁不想买房买车?谁不希望在亲朋好友面前意气风发?所以,谈钱并不是一件很俗的事情,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导,都需要正视员工的这个需求。有些老板喜欢谈愿景,也就是俗称的“画大饼”,可是要想清楚,不是所有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,如果他们和你一样,那自己去做老板去就可以了嘛,为什么还要跟着你干?当然,公司在创业初期,员工可以,并且也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,但实际上,他还是抱着这样的一种期望:“等公司发达了我的收入自然增高了,现在低只是暂时的”,其实就是我讲过的的高风险高收益。那么,对于这样的员工,你要清楚地告诉他,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你的收入水平是如何挂钩的。比如说,如果公司今年盈利100万,你的工资由5000涨到9000;如果盈利50万,由5000涨到7000。而不能就一句“你放心,公司做好了少不了你的”,就把员工打发了。

第二个,发展空间。发展空间分为现有空间和预期空间。现有空间是说,我有能力做团长,为什么要在你这里做个排长?预期空间是说,我虽然现在在你这里做个排长,但是三年后有很大的可能性,我可以做个军长。军长比团长大多了,那么我跟着你干。因此,领导要为员工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和平台。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,军长只有一个,为什么是他不是我?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“举贤不避亲”,意思是说只要一个人有能力,不管他是不是自己的亲人都可以任用。但这句话是有问题的,你清楚的知道你任用他,是因为看重他的能力,而不是血缘关系。但是,你能保证其他人这么想吗?他们会想“哎,那货能当主管不就因为是老板的小舅子嘛!?”因此,我觉得举贤是要避亲的。

关于员工,还要知道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,打工者心态和创业者心态。

打工者心态很好理解,我就打一份工,拿一份钱,上班认真工作,下班看电视带小孩。很多的人都是这样的一种心态,他们认为只要公司的法人不是自己,股东不是自己,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。对于这样的人,我是不会去跟他讲愿景的,我只跟他讲钱,你一个月做多少事,可以拿多少钱。这种心态的危险之处就在于永远不会被重用,永远第一个被裁员,永远第一个被替代。假如我付你月薪一万,你可以干一万二的活,换一个和你同类型的人,可以干一万五的活,我为什么要继续用你呢?

接下来说的就是创业者心态,从法人和股东的角度来讲,拥有创业者心态的人也是一个打工仔。我之前的老板喜欢用董明珠和杨元庆来做例子。董明珠进入格力的时候是一个最基层的销售员,单亲妈妈;杨元庆进入联想时,面试的人仅仅是觉得他研究生,长得还不错就录用了,他的工作是骑着自行车卖电脑。但是为什么会成功呢?因为他们从来不当自己是个打工的,当他们将公司当成自己的,最后的结果自己真成了公司的主人,哪怕他们一开始就是打工的。董明珠现在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,而杨元庆是联想集团的主席。

我们老板说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希望我用创业者的心态去做事,其实我一直都这样,但是他漏掉了一点:他的公司不是格力,他自己也不是柳传志,我相信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董明珠和杨元庆,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?因为他们选择的公司和老板没能成就他们而已。但这些话,是我没有当面反驳他的。

打工者心态和创业者心态体现在结果上,就是一个打工者当半个人用,而一个创业者当两个人用。因为创业者可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不感觉疲惫,而打工者一天8小时里可能有3个小时在偷懒。因此,尽管我公司现在只有3个人,但我觉得和六七个人的生产力差不多。

关于员工,还想说的最后一点就是抱怨。

我举个例子,10个人抬钢琴,没有电梯,从一楼抬到八楼,可能抬到5楼的时候大家都很累了,有人就会开始抱怨“这个偷懒”,“那个不给力”,抱怨完就会想“我一个人再使劲,你们这帮家伙不给力也没用,老子不抬了”,然后就离开了。可是,当只有3个人抬钢琴的时候,他还是这么想,为什么就不想想“现在就只有3个人,谁有没有使劲还看不出来吗?如果抬不上去,一定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”。

不能因为自己能做什么,就去做什么。

举一个例子,你能把地扫得很干净,那你就要去做环卫工吗?这个问题显得很可笑,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就不那么明显。对于我自己而言,我能写技术文章,能写技术书,那我是不是就去当技术作家呢?因为我的人生规划中没有技术书作家这一项,所以对于我而言显然不是。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,花时间去写一本书,当几个月的技术书作家偏离了我预定的人生轨迹。因此,尽管我完成了一本书,但回想起来觉得这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。

但并不是说不应该继续写博客,写博客其实就是写总结,更侧重于自我学习,如果对其他人有所帮助则属于附加效果。所以应该是轻松愉快地进行,在时间上也没有任何要求。它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,所以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多长时间必须写一篇,除非想成为技术作家,将写博客作为一种预先的演练。

人们经常会说“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”,但是我觉得,大多数情况下,只要你喜欢做某件事,有决心做成某件事,并且坚持不懈地去钻研、学习、锻炼以后,自然会擅长这件事。所以,有了一个长远的规划、路线之后,以后在做一些重大的决定之前先思考一下,看看做这件事情是否偏离了既定的路线,如果是,那么就不要去做,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。有些东西只是一时擅长,但不代表就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。

很多矛盾是因为强求他人按你的想法来做所导致的,即你想要“管人”

有一次,我和老婆吵架,原因是什么呢?是因为我朋友邀请我和老婆去他家做客,因为这个朋友已经带着他老婆来我家做客过两次了,我们还一次都没有过去,那么从礼尚往来的角度讲,我们是应该过去的。因为他两次过来都是携妻子的,那么我过去最好也是带上老婆,这样更显得尊重一些。但是我老婆不愿意去,因为她不喜欢我那位朋友,我觉得出于礼节不管喜不喜欢,面子上总要过得去,所以你应该去;但是她就不想去,而且就不去。我当时很生气,觉得不可理喻,就发了火,还甩下一句“以后你朋友和同事的聚会,我也不参加了”,然后就独自赴约了。事后想想,其实都没有错,错就错在我想要管她,非要让她按我的想法去做。当然,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,我不会真的“我朋友和同事的聚会,也不会再邀请你了”,我本来也不该这样说。以后如果有这样的机会,我还是会问她一下要不要去,但是我只问一遍,想去就去,不想去就不去,不勉强。

藉由这件事,我仔细回想了一下,觉得对于成年人来说,相处时有三个要注意的地方:

1、尊重他人的想法,人很难被说服,也不喜欢被说服。 2、自己有想法、有意见,看到对方有问题、有可能犯错,应该提出来,把自己的道理说出来,这是身为朋友、亲戚、伙伴应该做的。但说完以后,不要介意对方是不是按我们的想法去做。 3、如果对方不采纳我们的建议,那么就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,有可能他是对的,是我们自己想错了;有可能他错了,碰了钉子撞了壁,那也没关系,要清楚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言行的后果负责”,至少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,心安理得就好。

感谢阅读,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!"